我带着一条鱼,一条对我微笑的鱼回家。我对她说话,她摇一摇尾巴,对我微笑。
<<  < 2009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留言簿

公告

我的相册

最新日志

最新评论

搜索

登陆

友情连接

统计

2006/9/24 22:57:00
聚焦

 国商院庆,在一五星级酒店举办论坛,我放弃了去给乃文兄的铅球比赛加油,一早被阿颖挖起来早饭都么吃就跑出去了。庆幸的是居然有车接送,而且是黑色的car,屁股上带天线的那种。虽然奔驰什么的也都坐过,可是这个待遇比先前设想的公车好太多了。那车直接把我们载到酒店门口,红衣的小弟跑来给我们开车门,同车来的方元同学下车后看到一旁自己坐车来的一堆孩子,对我叹曰很有优越感,汗。

一进会场就看到牛老师,深蓝色的西装背个大包包,虽然有些不搭不过看上去很是精干。安安静静地找地方坐了,彭龙院长和各位认识或者不认识的老师就开始跃入眼帘。郭笑文教授主持的会议,进场的时候搭个白色镂空的大披肩,挺有格调。院长做主题发言,报告国商的状况,里里外外说了个遍,听上去很是不错。是啊,进汇丰伦敦总部的,进摩根高胜的,进外交部商务部财政部的,进四大XX的,应有尽有。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强悍,早上某人告诉我们说到5月的时候国商应届生还有60人没签约,何况哪个有点名气的学校不出几个强人的。不过转念一想,前天朋老师说人大二月份时全校6000多人只有800人左右签了约,还是挺自我安慰的。

到场的嘉宾听上去都很强悍。除了北大和台湾的大学来的是系主任之类的教授外,清华人大北航复旦之类的来的都是院长级别的,某些院校则直接是校长级别的。而且还有日本大东文化大学的正副校长(挺可爱的俩老人)……接着是一堆政界商界的要人……总之听上去可以把人给唬住那种。所以我抓着桌上准备的铅笔和纸,满满地划了三页的记录。还煞有介事地把论坛名字也划了一遍: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商科教育国际化论坛”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发展顾问委员会成立大会

首先是人大商学院院长伊志宏教授发言,是名很干练很知性的女性。发言很有条理。说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商科人才?其一是知识+技能+素质;其二是Skills+Arts+Science(这貌似是哈佛商学院的理念)。具体一点说,知识的要求是现代管理知识,多元文化知识;技能要求是与企业管理接轨的职能层面的技能和语言技能;素质的要求是培养学生对商业活动的兴趣和创新能力。又提到说现代商科储备不够,大致意思大概是商科发展太年轻,太实务,不健全吧。

其次是北大光华金融系主任徐信忠发言。他讲话极其简短扼要,极其干练,也极其边缘。上来就说他要说几句仅代表个人观点的话。当时我一听就觉得,呀,果然是北大的。然后劈头就把北大光管和哈佛商学院比较,说如果让学生选光管1W/H学费的MBA和哈佛10W/H的MBA,学生一定选哈佛。这就证明北大在世界上远不是一流的大学,而是二流的,甚至三流的。这两点则体现在就业和师资上。在全球化浪潮下,在大学收费管制的束缚下,需要经营模式的商学院无法与国际上的一流商学院竞争。他的意思大概是对政府限制学费不满,说商学院毕业的就是准高收入人群,商学院的师资和实验又需要花很多钱,在东北和西南部有大量优秀而读不起贫困生,东南部却有维持几个亿的高消费的情况下,商学院凭什么不该多收学费。他提倡激励学费,说巨大的贫富差距是某些人的失误,并不能因此而束缚商学院的发展。然后又道虽然中国一直在走国际化,引进西方模式,但事实上大都是美国化。是个学者教授就追求在SSCI上发文,就不想想在中国本土的名杂志期刊上发文。照这样一味追求美国模式,结果就是出了一批二流三流的大学。长此以往,中国商学院的明天就是中国汽车行业的今天!

再次是北航商学院院长吴季松教授发言,是个很和蔼的老人。一开始说话声音有些闷,我还有点担心,想不到后面越讲越精彩。他是清华大学毕业的,7,80年代去法国原子能研究所工作,还是两次申奥代表团的团长什么的。他说中国的大学在全球化之前都是很优秀的,是可以独立培养世界一流的人才的。他就说自己在法国时,有人便问他是美国哪所大学毕业的。他说他压根没去美国读过大学,是中国的大学毕业的。人家便问是哪里,他说说了你也不知道,清华大学你知道么?人家说不知道,将来一定要来看看是什么样的大学培养出那么优秀的学生……可见文革前的基础教育搞得是很不错的。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如果要说的话有三点不足:创新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文理科分离。所以我们也不能按照美国的要求办学。吴教授最近提出了自己的经济学说《循环经济学》,并说:可持续发展就是说原来亚当~斯密的理论不可持续发展!(听上去很经典!)

接着又谈到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1,中国改革开放史无前例地解放了中国人的创造力。2,我们利用了两个市场,两种资源。3,资金,海外华人的资金。(海外华人宁可自己亏本也要把钱投在大陆。鸽子就想果然一个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和传统文化非常之重要!)4,创新能力。

然后又说到他申奥,说当时申奥成功时谁都么准备,他如果不发言不主持会议开会总喜欢坐边上,结果当时场面一混乱,记者照最经典的一瞬的照片只有他和巩俐是正对着镜头的。最后又说了句经典的话:如果你是领导,不发言不主持会议的话最好坐在边上,这样会有历史的机遇!

然后是NEC(中国)有限公司总裁金子肇讲话,是个很可爱的日本老人。每次说完话让老师翻译时就砸巴着嘴站在一边笑咪咪的。他开头第一个单词是KIYOWA,我居然听懂了,乐了半天。接着他介绍了半天NEC的运作情况和运作历史。讲中国一定要注重外汇汇率。日本就因为升值吃了大亏。他们现在要做4倍的工作赚来的美元才能达到美元对日元1:360时的水平。日本的企业一直认为物美价廉是好的。美国却认为那是不够的,还需要做货币游戏。于是日本学美国,在许多国家投资,最终却走到了90年代泡沫经济的破灭,现在又回到了追求物美价廉的原点。所以他建议学者要从实业的角度考虑经济的发展,优秀的人才要对自己国家的文化,历史等等有相当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去理解其他国人的人,文化,宗教等等。知识多寡并不重要,而是能对新生的事物理解和运用。

茶歇时间出去买了个灌饼,回到宾馆又喝了杯咖啡,中西合璧,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味道不错。

下半场有许多人讲话,首先是财政法规i司司长讲话,其次是人大金融管理学院的梁晶教授讲话,特别指出本科教育的问题是选修课要多。

接着是网通总裁张晓铁发言。讲述了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史。电信业从93年开始高速发展,千禧年全球电信公司数量达到最高点,泡沫经济,电信竞争过度,体现出了电信业国际化战略出现了问题。他说企业对于商学院学生的要求是要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有爱心而正直的人。特别提到了网通旗下的民营企业华为公司,近来的发展速度举世共瞩。华为对于员工不仅要求有能力和业务技能,更重要的是要热爱祖国,热爱企业,热爱中国文化,热爱父母。说华为在国外做项目,企划书什么的前两页是固定的,第一页一定是天安门,第二页必定是国旗。华为总认为自己走出去不仅是一个企业,而是一家中国的企业!(当时听了挺震撼,华为竟然有这样一套企业文化!)最后他谈了企业需要的人才,企业需要综合性人才,希望学校有自由宽松,自由辩论的教学环境,像当年的西南联大和黄埔军校那样的。要有新理念和创新精神。企业渴求的是精英管理人才,特别是法律和财务方面的人才。还有有口才的人才,能用语言感动老外!

复旦的陈学彬教授也作了讲话,可惜我记得不多。

塞特集团总裁王辛民的讲话一直被阿颖称道。他是自考中文系毕业,自考时创造了北京市5个第一,但是还是十分谦虚,却也说并不后悔,他没有在大学里荒废4年。他呼吁在座的给予商业零售业更多的关注和研究。因为SHOPMALL规模大,非垄断,劳动力密集,和老百姓密切相关。他说零售业国际化大战即将到来。但这一代领导却是老商业。商科教育要培养实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而现在中国很多企业却都是外行垄断管理层。他还提到塞特曾换了3任公关部总经理,这个职位现在却仍旧空缺,不是因为来的人才缺乏知识技能,而是无法适应企业文化和环境。所以他说现在人才的缺陷在于人格品格,协从和服从上的缺陷。

台南科技大学的熊正一教授发言也很有意思,PPT都是繁体字。说台湾的大学内的商学院从60年代发展至今进行了许多探索。培养目标从专业经理人--〉管理人才--〉生意人--〉专业知识+ 语言能力的转变。台湾的教授似乎不可以自己在外搞公司之类的。他说以前台湾许多人能说一口和他一样好的普通话,现在大多数台湾人都不会说普通话了,不仅普通话说不好,英语也说不好,英语说不好也算了,台湾话也说不好。(底下的人笑爆!)

清华大学的陈章武教授不愧是名满天下,花白的头发却依旧激情满满,而且十分有爱国情怀。他上来就说最近一温州商人对他说,温州人从来不出去,却为中国人赚外国人的钱;名校毕业的却大都为外国人赚中国人的钱!(尽管这个早就知道,不过挑明了依旧觉得无比震撼。)

云南发展投资公司的副董事长夏蜀不仅一表人才,而且还是个博士后。他首先引用哈佛某校长对哈佛学生的四点要求:第一要熟悉西方经济;第二要掌握一门外语;第三要有基本的数理知识;(第四我么记住)。接着也说到全球化国际化首先要中国化本土化。说在经济理论中国际化企业最重要的两点要素是市场和资源,中国的企业其实都已具备,缺乏的只是对国际化规则的理解和应对。商科人才不多的原因不是知识技能不够,而是素质文化不够,对于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传承不够!

PS:好累,接近3个小时才把记录整理完毕。还是很有收获的一天啊!

PPS:天理何在?!刚准备发出去居然被我误删了一小半?!哭死!

posted @ 2006/9/24 22:57:00 日畔飞天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标签:经济全球化 商科 教育 论坛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