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Blog 


<<  < 2012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公告

用户登陆
我的分类(专题)

日志更新

最新评论

留言板

链接

Blog信息







调整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是相辅相成的
zjfa1234567 发表于 2012/3/2 11:24:00

调整经济结构是实现改革开放与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事实证明,经济结构的调整确实加快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功不可没,但是我们还是忽略了调整社会结构。

  就一般经验来看,一个成熟而稳定的社会,必然有一个现代化的社会结构作为支撑,其典型特征就是中间大、两头小,即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以后,发达国家的中产阶层比例普遍超过45%。就中国现实来看,虽然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但是社会结构的发育还并不成熟。一方面是中产阶层规模过小,根据不同的统计口径,中产阶层的规模也仅仅在12%—22%之间;另一方面是中产化的过程较慢,目前我国社会中下层的中产化渠道并不完全通畅,甚至存在社会阶层固化、社会结构板结化等不良现象。

  针对社会结构调整过慢的现象,一些学者指出:中国社会结构比经济建设滞后15。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各种传统的、现代的、工业的、后工业的、甚至农业社会的结构形态,同时并存于一个时代,各种社会形态的发展速度和方向又各不相同,简单地用来衡量差距似乎并不十分科学,但是这充分表明学界对社会结构滞后的担忧。

  回头来看,1978年开启的改革开放,重点针对的是经济结构调整。长期以来,我国在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并未对社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路线图进行全盘的勾画。对于政府而言,往往出现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不到位,加之在局部存在对职业分工、利益分配的不正常干预,导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显示出相当的马太效应;对于社会而言,某些社会利益集团采取各种手段,实现对社会资源的挤占甚至垄断,使得社会弱势群体事实上处于相对剥夺的状态,向上流动的空间受到制约,从而影响了社会的正常流动。

  值得关注的是,中产阶层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较为乐于参与公共事务,对于推进利益表达、协调阶层关系具有重要作用,能够缓冲社会矛盾,推动经济在更为稳定和谐的环境下发展。但是,正如前面所述,现实中,我国中产阶层的发育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社会流动遭遇梗阻,导致倒丁字型社会结构的出现,成为威胁社会稳定的结构性原因。近年来频发的群体性事件,与社会阶层固化不无关系。因此,社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目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经提出,扩大中等收入者的规模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等任务也早已成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话题,但是这些还未直接触及社会结构调整这一战略目标。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政策创新,将社会结构调整提上一个更高的位置,要像重视经济结构调整一样重视社会结构调整。

除了高层重视以外,社会结构调整还有赖于一整套系统的政策。比如说,整体布局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措施,提高公共服务普惠水平,寻求社会和谐发展;增加公共财政对于教育、文化、社保等方面的支出,建立科学的税制体系,发挥税收和财政转移削峰填谷的作用,讲求社会均衡发展;破除行政垄断对社会分工和利益分配的干预,推动社会自由流动,畅通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的渠道,实现社会自由发展;以重点解决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为切入口,依靠健康有序的城市化,有力带动就业结构、城乡结构的调整,统筹推进社会全面发展。

想要创造和谐社会,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调整社会结构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和谐发展,这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体制,否则的话就是畸形发展了。

polyester backpack   pandora charms   clip in hair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