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志   公示  
 
 
 
东王公,穷奇
[ 逆行 2007/6/1 16:52:00 执笔 ]
 
东王公
东王公又称木公、东王父,扶桑大帝,东华帝君。原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男神,

     后经道教增饰奉为男仙领袖,南、北二宗则奉为始祖。

    与西王母共为道教尊神的东王公,又称木公,东华帝君。究其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时楚地信仰“东皇太一”神,又称东君,即为神化了的太阳神(太阳星君),此为东王公之前身。
  东王公一词,始见于晋葛洪《枕中书》,书中称之为扶桑大帝,文曰:“元始天尊经一劫乃一施太元母,生天皇十三头,治三万六千岁,书为扶桑大帝东王公,号曰元阳父扶桑大帝。” 《仙传拾遗》说他“冠三维之冠,服九色云霞之服,亦号玉皇君。”《真灵位业图》将其排在上清左位,号曰太微东霞扶桑丹林大帝上道君。显示了其由日神演变而来。
  对于东王公的来历有诸多记载,《枕中书》称他为元站天尊与太元圣母所生。《仙传拾遗》又说他为青阳之元气,百物之先也。《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和《列仙全传》卷一皆称其讳倪,字君明。钟化于碧海之上,苍灵之先。
  道教创立后,将东王公纳入神系,称其主阳和之气。理于东方,亦号王公焉。与金母皆挺质太直,流神玄奥,于东方漠滨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气而形成,与王母共理二气而育养天地,陶钧万物,凡天上天下三界十方,男子登仙得道者悉所掌焉。《尘外记》说他居方请之上,并说方诸山在东海之内,其诸司命三十五,所以录天上人间罪福,帝君为大司命总统之。山上有东华台,帝君常以丁卯月登台四望学道之品者。凡仙有九品,一日九天真皇,二曰三天真皇,三日太上真人,四日飞天真人,五曰灵仙,七曰灵人,八日飞仙,九曰仙人。凡此品次,升仙得道之时,得先拜木公,后谒金母,此后才得升入九天,人参三清,拜太上而现元始。故汉初有小儿歌谣曰:“著青裙.入天门,揖金母,拜木公。”时人皆不知道,只有子房往而视之,并说:“此东王公之玉童也。”声称昔元始告十方天人口:“吾自造言混饨,化生二仪,役御阴阳,始封皇上元君。自东华扶桑大帝等校量水火,定平劫数,中皇元年,太上玉清琼房金门上宫接帝宝经花图玉诀,使传后学玉名合真之人。”故《直纲》云:“东华不秘于真诀是也。”紫府为东华帝君校功行的地方。秦汉时,相传海中有三岛,而十洲位列其中:上岛三洲,为蓬莱,方丈,浙州;中岛三洲,为美蓉、问苑、瑶池;下岛三洲,为赤城、玄关、桃源。三岛九洲鼎峙洪漾之中。三岛之间有紫府州,为东华帝君别理统传灵官职位,较量群仙功行,自地私而至神仙,神仙而至天仙,天仙而转真圣,入虚无洞天,都是由东华帝君主管。据《三教授神大全》卷一释曰:“东华者,以帝君东华至真之气而化生也,分治东极,居东华之上也。紫府者,职居紫府,统三十五司命,迁转洞虚宫较品真仙也。阳者立东方少阳之气,生化万汇也。帝君者,位东方诸天之尊,君牧众圣,为生物之主。”故《易》曰:”帝出手震也。”因此有“东华紫府少阳帝君”之称。又《真教元符经》云:“昔二仪未分,仅滓漾洪如鸡子,玄黄之中生自然。有盘古真人移古就今,是曰盘古,乃是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行虚空之中。又有太元圣母化生天脊臂中,经百劫,天王行施,圣母道生天皇,号上皇元年,始世三万六千岁,受元始上帝符命,为东官大帝扶桑大君东皇公,号日元阳。”据话道经记载,东王公又号青童君、东方诸、青提帝君,名号虽殊,但都有一东华。后来又给他安排姓氏,配偶(西王母)、职能(掌男性仙籍)。诞辰日(二月初六),尊称为“东华紫府少阳帝君”。
穷奇
结合天神、怪兽、恶人三位一体,真实面目不可破解的奇怪生物。《淮南子·地形训》高诱注解它称之为北方天神,身体好像老虎骑着两条龙。《山海经·西次四经》则说它长得象牛,叫起来象野狗,长着粗硬而不光滑的毛,还要吃人。但《海内北经》又说穷奇象虎,长着翅膀,吃人总是从头开始吃,吃的人总是披头散发。《左传》则将之类同饕餮和梼杌,说它是少皥氏不才子,因为总是诋毁忠直的人被人们称为穷奇。《神异经》总结了它的种种特质,描述它是一种生活在西北,长得像虎有翅膀,喜欢吃人的怪物。它能听懂人说话,听到人争吵就去吃有理的一方,听说有人忠诚有信义就去咬人的鼻子,但听说有人凶恶不讲道理反而会赠送自己咬死的动物。相比饕餮等怪兽,穷奇显得更具个性和智慧,但是这种喜欢接近人的习惯大大影响了它作为怪兽的神秘魅力和实力评价。


《神异经·西北荒经》:“西北有兽焉,状似虎,有翼能飞,便剿食人,知人言语。”它就是西方天帝少昊的儿子,大名鼎鼎的穷奇。

这家伙很有意思,看见有人打架,它就要去吃了正直有理的一方;听说某人忠诚老实,它就要去把那人的鼻子咬掉;听说某人作恶多端,反而要捕杀野兽馈赠。由此可见,它应该是头有些吃饱了撑着的凶兽。然而有些书上又说它也不是那么坏,在古时腊八的前一天,宫廷里要举行一个叫逐疫的仪式,由方相氏带着十二只异兽游行,穷奇和另一只叫腾根的异兽,共同负担着吃掉害人的蛊的任务,于是又让人感觉它对人还是有些异处了。之后神话被历史化,神鬼也被人格化,穷奇逐渐演变为天下四凶之一,最后终于被舜帝日翻了。

穷奇作为怪兽的形象有两种:《山海经.西次四经》上言“状如牛,音如狗”;《山海经.海内北经》上言“状如虎,有翼”。但不管是哪种形象,它都是一种食人怪兽,而且有着固定的原则,大致引《神异经.西北荒经》上的说法,它“知人语言,逢忠信之人,啮而食之,食人自首始;逢*邪则擒兽而伺之”。也就是说,好人遇到它会变成食物,而且先被咬掉脑袋,而坏人遇到它反而会得到它送来的野兽之类做食物。这样“是非分明”且付诸行动的怪兽的确少见。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了穷奇的来历,“少昊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舜将其流放,“迁于四裔,以御魑魅”。少昊为西方天帝,其母名皇娥,其父称为“白帝子”,即太白之精,他们的故事可见于《拾遗记》,非常美丽动人。在那里有一棵穷桑树,其果实万年一结,吃了的话天老我不老。少昊主宰西方,称为“穷桑氏”,或者“金天氏”。注意这些关键字“白”啊,“金”啊,少昊一族位于西方不容置疑,而穷奇也是被舜驱逐到了西北方向,被一同驱逐的还有黄帝的不才子“浑沌”;颛顼的不才子“桃(应为木+寿,音tao)杌;以及“饕餮”三族,作为怪兽的“浑沌”,“桃杌”,“饕餮”也无一例外地出现在西方,其中饕餮位于西南一些,但想来离被称为“西王母”(地名)的西荒之地不远。也就是说,和其他几位帝王略有不同,被虞舜放逐的都到了西方而不是四方都有,所谓“御魑魅”的说法很可能是指压制当地少数民族,从这样的想法衍生开思考,怪兽们的行为特性也就不足为奇。“浑沌”,“桃杌”,“饕餮”也具有相似的特点,这里不加赘述了。

一种说法认为“穷奇”是一种怪兽,而少昊子只是因为其特性而被比作“穷奇”。从家族命名和传说的情节而言都可以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穷奇就是少昊帝之子,不仅仅是因为有智能而被视为神兽,它本来就是“神-兽”,是一个是非颠倒,善捕禽兽的家伙。至于大傩(旧时的迎神赛会)中的逐疫十二神中负责“食蛊”的穷奇神,因为反而不够“神话”,也就暂时弃之不理了吧。
 
 
------------------------------------------------------------------------------------------------
发表评论:
 
历史
<<  < 2009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新日志
评论
  搜索  
 
 
  相册  
 
 
  登录  
 
 
  留言  
 
 
  友情连接  
 
 
  贴士  
 


 
版权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