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了,我们的工作在哪里?
作者:mxt567 日期:2006/9/5 11:22:00

毕业了,我们的工作在哪里?

炎炎六月,四百多万的应届学毕业生即走出校在他面前的是就的欣喜,也是竞争力。大生就业问题已成会关注的焦点,点。我这庞大的人群中搜寻两生的身影,他院人最为关注的。

放眼看,了解只是第一步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呈上升趋势。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14万,2003年增长至330万。据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幅达到22%。大学毕业生正以越来越庞大的规模涌向北京和东南沿海大中城市.这一涌流与大学扩招直接相关。

中国人事部日前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及2006年需求情况调查分析》,分析显示,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7%,预计今年研究生、本科生就业走势将保持平稳,专科生呈现下滑趋势。 
    调查还显示,2006年毕业生专业需求排前十位的分别是机械设计与制造类、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类、信息与电子类、市场营销、管理类、建筑类、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英语、医药卫生、财会,共需求毕业生约58.7万名,占总需求量的35.3%。除此之外,2006年需求数量较多的专业还有师范、法律、汉语言文学、经济学、国际贸易、临床医学、化工制药、材料学、通信工程、金融等。

现在,越来越多的媒体、报纸透露出就业难、竞争压力大的信息。但成功人士告诉我们,工作是找出来的,就业的路是走出来的,不实

践怎么知道你行不行       

两院毕业生,你的舞台在哪?

为了解两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我们来到了学工处,采访到了负责这方面工作的唐华荣老师(以下简称唐)。

记: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我校毕业生就业特色,谢谢。

唐:我校有热带农业方向的专业特色,很多橡胶,热带作物方向以及农垦企业每年都会来我校要人。很多专业就业机会很充足,如农学、园林、植保等专业的学生平均每人有13个岗位。

   记:现在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洪流涌向城市,我校毕业生是否也如此,您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唐:确实如此,很多学生从这里毕业后都想走出海南去看看,这种心里很普遍,很多学生都往三角地区跑,广州、深圳、湛江等。大城市里竞争岗位有限,竞争越显激烈。但我认为这种体验对大学生来说还是有必要的,这些地区的人才市场在每年都有那么多岗位提供,毕业生在实习期间跑跑,多经历一下是很有好处的。

记:海南为毕业生创造的机会多不多?

唐:海口,三亚可以说是海南唯一可以容纳这么多就业者的地方。海南的环境较安逸,竞争不像外面这么激烈,所以选择在海南就业相对容易一些。另外,农场方面需要的人也很多。

记:我们学校毕业生中选择去西部支教的人多吗?

唐:还是有一些的。我校学生选择这方面的岗位,有的是为了回家乡去就业,像贵州等地,每年都会来我校联系。去年选调去贵州的就有8人。还有一些同学去三亚支教。在这方面,国家会有一些优惠政策,如考研加分等。但在这些地方留住的人很少,很多人去只呆了一年左右就离开了,有些同学只是冲着这些优惠政策去的,有些则是把它当作毕业走入社会之间的过渡期。

记:在指导毕业生就业这方面,学校有一些什么样的活动或者说举措吗,如去年的双选会?

唐:双选会是其一,对“双选会”的召开很多人说法不一。我校在去年十二月份召开,海大则是今年三四月份。双选会实际能给学生提供的岗位不多,主要是想给学生一个实习的机会。学生在十二月份时找工作的心态还不是那么急,可以多去几个企业看看。

我们做得更多的是专场招聘会,近期也有举办,平均每个星期有一场。用人单位与我们联系,根据他们需要的人才专业方向,再由各学院组织。这种方式相对有效。能给学生提供的岗位也更确定一点。近期我们正在筹划开通一个短信服务项目。用短信的方式,信息传递给学生会更快,更及时,更全面。这个工作较繁杂,需要一段时间,也需要相当一笔经费。

记:在这么多用人单位交流过程中,你觉得单位选人要求学生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学生在这方便可以做些什么?

唐:一方面要求专业知识,很多学生觉得专业知识用不上多少,但这必竟是你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敲门砖。另一方面,人品和职业道德尤为重要,做事要踏实、肯干必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团队精神也公司职员必不可少的品质。很多企业如农垦等,对我校学生的评价都很好。

毕业生在找工作时要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推荐表只是一种形式,个人简历也不能反映太多情况。学生不要太多的依赖那些求职技巧,应该从加强自身素质方面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在招聘上,并不是那些理论上的“优秀学生”——平时成绩好,表现好,最受欢迎。每个学生都要把握机遇,赢得公平。

记:现在还在学习的学生可以为自己将来就业做一些什么准备呢?

唐:要有危机意识,早做准备,利用一些实践机会了解各行业各个机构的业务设置。像我们办公室的学生助理,他们就有机会了解人事部的人员、机构、事务等。现在电脑的使用已经遍及各个领域,很多学生都熟练地玩游戏,看电影。但对最基本的一些程序,打字,EXCEL等基本电脑技能却不熟悉。

此外,还应该经常了解一些就业方面的指导,利用网络了解一些用人单位的信息等。

记:“职业规划越来越重要,我校在这方面有没有相应的机构?

唐:职业规划其实是一个终生性的规划,光是大学一个阶段并不能完成。现在学校正在组建一个职业指导培训体系,最先是培训一批老师,现在有30多个老师在进行培训,然后由老师来指导学生。其实离学生最近的还是专业老师,专业老师对专业方向都有一定了解,由他们在做这方面的指导更合适。

记:我校地处偏僻,学生就业方面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唐:地理方面是最大的劣势,这样学生错过了很多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学校知名度不大,很多人都把我校和华南农业大学相混淆甚至误认为我校是华农大的分校。这就需要所有两院人为自己去做宣传,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优势方面最大的是热带专业的特殊性,这方面的人才是全国唯一的。现在的专业设置方面相对淡化了这个优势。

记:在就业过程中,挫折失败都是难免的,怎样摆正心态?

唐:就业也称得上是一种挫折教育,学生应该去经历这种挫折,摆脱两院这种安逸的心态。祝愿所有的两院毕业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以下是唐老师提供给我们的我校20012005年毕业生就业情况。2006年的就业信息反馈工作要到六月中旬才初步完成,因此未能提供。

2000-2005年届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一览表

年份

毕业生总数

初次就业率

年底就业率

2000

1034

57%

 

2001

1046

63.20%

 

2002

193

73.30%

 

2003

1210

75.50%

 

2004

1749

73.60%

83.52%

2005

2531

73%

82.46%

 

两院毕业生,你的舞台有多大?

采访对象:02法学  李娜

我去广州只带了1000元,跟家里说好不许打钱给我。我们同宿舍的三个人租了一间房子,交了房租什么的,手头就只有四百多块钱了。我们为了省钱,每天只两顿饭,每顿两块钱,为了省电费,电灯都尽量少开。

到广州之后,我投了三分简历出去。去第一个公司面试时,连路都不认识,就拿着一张地图去找,去问。第一个公司月薪1500,我呆了几天,感觉到这个工作不适合自己就放弃了,接着去了第二家公司,是800元一月,为了领到100百元的红包我熬到了年初。我的第三份工作就是我现在做的网络营销,底薪300百,再加提成。进公司的第二个月,我的业绩是公司第三名。第一次拿到几千块工资(现金),我都不敢回家了,打电话叫我朋友过来接我。

有一段时间一直找不到工作,看着手头的钱一天天减少,我们几个都急了。好几次走到餐馆前都想干脆去当服务员刷盘子算了,但又不服气,想想自己好歹是个大学生吧,放不下这个架子。那段时间走过商店前都不敢多看,老觉得那是有钱人享受的东西,我们没那个资格,我们的衣服都是从地摊上买的,十元一件,二十元一件。

在外面几个月,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首先要对周围的人好,一个女孩子人生地不熟的在外面,必需和周围的人建立的关系,我拿到第一份工资后就花在请客上了。

两院学生在那边很多企业中的口碑都不错,两院学生很朴实,不像其他人玩心眼,耍手腕,而且两院学生做事踏实,肯干,敢拼。

我现在不担心找工作方面的问题,毕竞我做了,而且能做得很好。我现在考虑的是应该继续在公司做下去,还是一心考司法考试。

 

采访对象:03英语   周丹

很幸运的,在我们学校组织的招聘会上我投出的第一份简历被用人单位看到了。经过紧张的面试,严格的体检,终于走进了世界造纸第九强的APP集团的分公司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的公共关系室。

第一次走进办公室,看到田字格式的格局,看到被老大们誉为精英的同事,突然想到博士伦叶宜总经理说过的一句话——不一定要在大公司磨练,但一定要和优秀的人在一起,虽然也有挫折,但是学习的空间较大。概括地说,有以下一些感悟吧:

第一.随身携带笔记本,它总是很有用武之地。不要拒绝安排小事情!

很幸运的是办公室的一部分前辈们很热心的指导我,教我做很多基本事情。一些作业程序他们只会讲一次,你就必须记住。我总是担心记不住,身上一直带着一个迷你笔记本,上面零散的记录了很多,甚至小到派车单的填写与从管理楼到中控楼的路线。一起坐公车上班的一位同事她总是在上班之前坐在公车上在笔记本上就计划好这一天的工作,安排好时间,下班后又利用坐公车的时间总结这一天的工作,补充漏洞,反省白天的工作。

第二.不要拒绝做小事情。

接着,我们的课长安排我们一起进来的几位新同事整理资料,由于我们办公室之前的一些组织构架变故的原因,资料全都没有了顺序,每一本里面的资料都必须重新编过页码与目录,方便让急需查阅资料的人看起来一目了然。大家的抱怨很多。我在抱怨之余想起大姐在我找到工作的第一天送我的警语:“初入社会,You are nothing!”是啊,多少奋斗的有成绩的人,他们或许还没有被人看到,还在兢兢业业的作些小事情呢,We are nothing,于是埋下头认真的做。

第三.不要拒绝同时做很多小事情。

慢慢的,课长安排下来的事情越来越多,虽说有些事情可能说是技术含量超低,偶尔也是很心烦,但是在处理这么多小儿杂的事情的时候你会真正的学会了如何统筹安排自己的时间。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你在用心做,肯定是有收获的,看你自己如何摸索规律、如何把握,如何珍惜了。

第四:忙而不乱。

急而不   急而

重要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