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今天写了太多。
刚刚上完课回来,课上看了一部电影,dancer in the dark,就是黑暗中的舞者。很早以前就想看,课上本来都准备回去的,一看是这个片子,于是安静的坐了下来。
那些伤感悲情的电影我没有重看第2遍的习惯,所以我想如果今天不写点自己的想法以后只会慢慢的遗忘。动手之前上网看了一些影评简介,主要熟悉一下主人公的名字,可惜就像我以前说的那样,对于外国人的名字我实在没有天赋,现在脑子里又是一片空白。哦,突然想起来,主人公叫selma,看片子之前就知道她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歌手,据说一生只拍过这一部电影,好像说她觉得拍电影太累了,大概也怕拍不好会毁了很多东西。不像中国的很多歌手,还没怎么出名,已经开始拍了很多电影。至于质量,唉,不提也罢,反正有人气在,全当自娱自乐,顺便赚点零花。敬业方面,外国人强了太多。
没看之前一直以为是哪个舞者的自传之类,比如眼瞎之后的奋发,或是天生盲人的舞者之路。结果全猜错了,只是一个关于身患眼疾爱好舞蹈的母亲的故事。这样概括似乎并不恰当,纵使母亲这一角色贯穿全篇,舞蹈音乐似乎才是导演竭力表达的意象。片中直白晃动的镜头让人觉得压抑,中间穿插的几个音乐舞蹈片断一下使得整个颜色亮丽起来,也只有在这个几个片断里我才能稍稍缓过来。
再胡说几句,个人觉得selma这个角色扮相很丑,一点也不好看。镜头拉近的时候仔细看就觉得还可以——在她去掉眼镜以后。
母亲对于儿子的爱是selma做这所有一切的原动力,在明知自己的病会遗传个孩子的时候她依然坚持把他生下来,而原因仅仅是想抱着小baby在怀里。为了这个简单的原因她付出了一生的努力,直到付出自己短暂的生命。而看到他的邻居比尔要求她开枪杀死自己时我以为他是想为了获得赔偿金之类,后来看到其他人的评论才知道比尔也是处在了一种无法解脱的状态,没有勇气自杀也没有勇气向妻子坦白的他之能选择借他人之手结束自己的生命。selma在法庭上不愿说出真相宣称他向比尔保证过不会说出原因,其实我个人觉得她更多的是考虑自己儿子的手术。因为说出真相就意味着所有人都会知道一切,而这会增加他儿子的焦虑,对于手术的成功来说,selma显然不愿意看到这一切发生。她选择了沉默,就像比尔曾经对她说的,沉默是金。只是这一次,她会付出生命。从另一个角度看,她用生命换取了儿子重见光明,让“他可以看见自己的孙子”。
一个本来很一般的题材,充其量只能赚取观众的眼泪,但是导演却用不一样的手法表达,现实中支离破碎的镜头晃动的让人眩晕,selma幻想中的音乐世界色彩明亮节奏欢快。因为这些而成就了一个经典。
片中现实与幻想不断的交替,巨大的反差让人更加明白一旦回到现实将会多么可怕。至少我承认,不会再第二次看不电影。我想不愿被压抑第二次。
They say it's the last song.
They don't know us,you see.
It's only the last song.
If we let it be
这是最后结束的字幕,我还不太懂,因为我明白其实自己本来就没有看懂这个电影,我所有的只是单纯的震撼,更纯粹的理解需要我更多的思考。那是一种能力,不是现在的我所能达到。
非常同意影评人的说法,selma看似随意的唱腔里总在回味之后才觉得那么经典,永远不知道她下一个声腔会走向何处,充满野性,让人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