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着一条鱼,一条对我微笑的鱼回家。我对她说话,她摇一摇尾巴,对我微笑。
<<  < 2009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留言簿

公告

我的相册

最新日志

最新评论

搜索

登陆

友情连接

统计

2006/8/2 18:42:00
一些观点与drugs合法化 [原]
本来已经很舒服了,但是今天早上一觉起来又开始不爽。还是想起树大人说的“稍微知道点经济学原理的人就知道XXX……”意思就是我一点经济学概念都没有,所以连XXX合法化能解决问题都“不相信”,可笑伐?“学语言的”的可笑吧……可惜,我偏偏就是商学院的,偏偏就是要学经济的,而且所在是国际商学院,学的就是西方经济学,起码不是稍微懂点经济学原理,而是稍微啃过些斯蒂格列茨的微观和多恩布什的宏观的!你那些合法化的理论不是没听说过不是所谓的不相信而是我认为它不值得我信服。而我认为它的不值得信服至少是学过几门经济学课程之后综合其他情况因素和主张来判断的,不是像其他人那样看了XX先生譬如张XX教授的某本书就奉为经典的不经过任何怀疑的!研究数据表明?也说了是“研究数据”了,像财管分析那样取个不同的量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所谓的家们都会选择数据为自己的理论分析。关键还在于生活在其中的老百姓怎么看,从业人员和消费者怎么看。很多国家对于这个问题还是颇存在争议的,貌似没有什么盖棺定论!
当然喽,这学期一直在学财管和会计,经济学也忘得差不多了……这样子我以为是没有发言权的。于是开始把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翻出来看(斯蒂格利茨的已经被我好好的保存在家里了),然后再把精读课本的那篇关于drugs的多篇辩论拿出来看。中午吃饭的时候发觉今天是周三又去图书馆借了一本经济学一本哲学书来看,顺道还在那里看了几页陈公博的《苦笑录》。没错,我就是这么较真的人。

言归正传,说说drugs的合法化。虽然之前在讨论的问题是XX合法化,但我没有那方面的数据或者文章在手头,到是有一些drugs合法化的东西,自己也曾就这方面准备过presentation,它的合法化和其他不道德事物的合法化我以为多少有些共性。但我自以为才疏学浅,孤陋寡闻,自己没有严谨地调查过是不能武断地发表什么意见的。所以我所说的不是有生活局限性的我提出的观点,只是我通过正反左右多方面观点的比较和一定程度上的思考而信服的观点。

先从drugs合法化的经济学理论依据来说这个问题。其依据是微观经济学的需求和供给的均衡理论。供求均衡定理认为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供求达到均衡。当drugs合法化投入市场的时候,由于原来毒品地下交易时代供给由于受禁而造成的高价格将吸引更多的人进入毒品供给行列,提供更多的工作,供给增加将使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导致均衡价格降低到一个合理的价位,所谓的at cost,而供给者将因为利润减少而减少,供给曲线再度回移一些,最终达到较低价格的均衡。而因为毒瘾的关系,毒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就是说当价格上升时减少的需求量却不多,所以增加了吸毒者为了毒品指出的货币量。“那些已经以行窃来维持吸毒习惯的瘾君子为了更快地得到钱会变本加厉地犯罪,因此禁毒会增加与毒品相关的犯罪。”(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由此推论,不禁毒之后的低价毒品将减少犯罪,还能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减少失业,有利于社会安定;而政府还能通过给毒品征税,加大财政收入,建设国民工程。同时,因为合法化和供给的增加,将使毒品对年轻人将不再具有“禁果”般的诱惑,还能消除贩毒吸毒的污名。(《drugs》)

然而,真的是如此吗?即使是从微观经济学理论出发,也未必。 因为禁毒使供给曲线右移,均衡点右移,供给增加,价格下降,同样的,销售量也增加了,也就是说吸食毒品的人还是更多了。禁毒反对者喜欢把禁酒和禁毒相比,说禁酒并不会减少喝酒的人,只是转到了地下,反而增加了犯罪。但是,历史数据表明,美国消除酒禁后酒精的销售增长了350倍(《The trouble with legalizing drugs》。)何况酒毕竟不能和毒品相提并论,如果吸毒者增长350倍后果将不堪设想。而吸毒者的增加将导致社会成本的急剧增加!医疗院,药品等等,政府从税收那里得来的利益还不足以支付这些费用!另外,需求只增不减供不应求,价格上升,直到供给增加形成新的均衡,然而因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将持续上升,这个均衡将有漫长的形成期。在此期间,供给者为了挽回税收和低价所丧失的利润还是会挺而走险进行走私等犯罪活动,瘾君子因为供不应求的高价照样会去犯罪,合法化所带来的稳定短期内也不一定能实现。西方社会学家也说:“the nation's drug problem is too multifaceted to be destroyed with "magic bullet."(国家的毒品问题太过于复杂以至于是无法仅用一个魔力子弹即合法化来解决的。)而另一位也说:"The proverbial quick fix that legalization would seem to provide is illusory.But so is the slow fix offered by further criminalization."(合法化看上去所带来的所谓谚语quick fix(快速解决)其实是虚幻,不过到是导致了犯罪增长的slow fix(慢速解决)。)

而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下,禁毒带来的犯罪在短期和长期内是不同的。因为需求弹性可能取决于时间的长短。在短期中,毒品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高价格对已有的瘾君子没有实质性影响。但在长期中需求也许是较富有弹性的,因为高价格限制了青年中尝试吸毒的人数,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也会减少瘾君子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禁毒在短期中增加了与毒品相关的犯罪,而在长期中会减少这种犯罪。(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请注意,以上的分析都是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上展开,毒品合法化也未必是好办法。但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一定是合理正确的了么?那也未必。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于两个基本假设:理性人和信息完全化。它的理性人和中国人所理解的理性是有差距的。理性人被视为经济生活中一般的人的抽象,其本性被假设为是利己的,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需要在这个假设前提下才合理。也只有在这种假设前提下,微积分学中寻求极大值的数学方法才能被运用于西方经济学分析,得到肯定的解答。否则,如果放弃这个假设,而认为参与经济活动的人部分利己,例如80%利己,那么西方经济学便得不出肯定答案了,因为微积分不能解答。这个理性人的假设,西方经济学界也依然存在争议。所以说,两个雷锋是做不成“生意”的。
其次是信息完全化,它意味着微观经济学假设市场上的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对相关的经济情况具有完全的信息。例如,每个消费者都充分了解一个产品的质量状况和它所带来的满足程度。每个生产者都准确掌握产量和生产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技术数量关系,了解商品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以及各个价格水平上的需求量,从而能做出最优的生产决策。只有在这个条件下,供求曲线才会随着各种因素而做出相符的迅速的调整和变化。但是,很明显的,这个假设是非常不符合事实的。(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正因为如此,信息经济学才会应运而生。
由于以上的两个假设本身存在的缺陷,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萨缪尔森也不得不在70年代美国战后最大经济危机后承认自己已无能为力。西方经济学的漏洞导致了许多经济大萧条,金融危机和经济崩溃。
所以,用这样一个理论来分析合法化问题本身也应受到置疑。正如假冒伪劣产品的问题层出不穷无法根本解决一般,毒品的质量也不会因合法化而有根本上的改变。

至于其他的经济理论,例如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很不幸的,鸽子还没有学过,所以也无法引用或者分析。但是从历届社会主义政府来看,这个做法应该是不被肯定的。

可见,无论是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角度,drugs合法化的办法都受到置疑或者否定。其他问题的合法化虽然不尽相同但分析原理是类似的,影响也会有相通的地方。


PS:写完了气也消了……最初一时冲动写下的火药味比较重的话还请各位看官原谅了!汗……
posted @ 2006/8/2 18:42:00 日畔飞天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