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Blog 


<<  < 2012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公告

用户登陆
我的分类(专题)

日志更新

最新评论

留言板

链接

Blog信息







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你读懂了什么?
xy690532 发表于 2012/1/4 18:17:00

  西安办証昨天在书店偶然间看见了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正因为对这句饱含美丽与哀愁的句子早有耳闻,所以对这本书也骤然产生了兴致。粗粗翻了一遍,不得不被这位身有残疾的美女作家清丽曼妙的文笔所感染,被其对古典诗词的非凡造诣所惊叹。华丽间不失深沉,雍容中不失清逸。恰如纳兰的一生,似一场繁华的表演,虽然没有最美丽的结局,却可以慰藉许多寂寞伤感的灵魂。
  发觉好久不写这类的文章了,不是因为心中再没有震撼与感动,只是在青年人大呆了一年,已经习惯了写评论稿那样理性不带感情的笔法,西安办証突然间写些附庸风雅的文章,发现自己已经无法驾驭了。这大概是变得越来越庸俗了吧。想在初中时对诗词的执着热爱,到现在也只是和老同学见面时的一句笑谈而已。词的背后说到底还是情,君臣之间,朋友之间,恋人之间,凡此种种,用文字表现出来就浸透着一种深沉。只可惜那是未必懂,即便现在懂了,也早就没有了浅吟低唱的兴致与闲情了。
  认识纳兰,首先是他词人的身份。初次接触纳兰的词也是那“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这样思乡怀远的词。但是登峰造极的并非此类,而是纳兰对情的解读。纳兰用情之深,非凡人所能及。西安办証纳兰对人对事的执着,大抵早就预示着其31岁早逝的命运。现在看来,纳兰对人对事都是放不开的。对人放不下,可以说是对故人之念,对事放不下就要不得了。生活在压抑与苦闷中使得淤积胸中愤懑与悲怆无法释放,纳兰的结局似乎一早就注定了。尽管家族显赫权倾朝野,尽管仕途坦荡毫无障碍,尽管妻子贤惠温柔多才,但是纳兰的忧伤类似隐痛,纳兰的愁苦犹如暗伤。无人凭吊,无人倾吐。
  纳兰对情的执着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纳兰的愁源于认真,纳兰的苦源于执着。我们无法对这个旷世才子多加评价,只是惋惜,只是悼念。
  纳兰之词,最迷人的莫过于此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句词直白浅显,却道尽悲凉与感喟。当年意气风发,身怀经天纬地之才,胸怀济世报国之志,如今半生悲凉,纵珠玉在旁也仍旧苍茫一片;当年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的佳人,向时的承诺,只涣作一个依稀的背影,却理不清思念,道不尽悲凉。人生若只如初见,就让一切回归原点,这样至少记忆深处永远是相逢之初的惊艳。如果注定没有结局,还不如不要开始。如果明知相爱是苦,还不如选择忘记的痛。怪只怪纳兰太傻,太痴,太直。
  终于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纳兰,西安办証为他的词感动着迷。原来纳兰的词中有情,心中有情,可以诠释人们心中对情的疑惑,可以满足人们心中对情的神圣渴望。每个人对情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对纳兰的词都有不同的解读,安意如这样解,我们当然也可以那样解。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的词成就了他的情,成就了我们心中的美,这样的美有遗憾,有感动,有憧憬,有怅然……
来自   http://www.xian0917.info/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