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Blog 


<<  < 2011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公告

用户登陆
我的分类(专题)

日志更新

最新评论

留言板

链接

Blog信息







轴倾角的变化以及岁差
dashan 发表于 2011/9/21 17:59:00

  层序地层学是研究旋回式、成因上有联系的、以侵蚀面或者与其可以对比的整合面为界的年代地层格架,以及沉积层序内部地层、岩相分布模式的地层学分支学科。
层序地层学通过对地震、测井和露头资料的分析,研究在构造运动、海面升降、沉积物供应和气候等因素控制下,造成相对海平面的升降变化及其与地层层序、层序内部不同级次单位的划分、分布规律;研究其相互之间的成因联系、界面特征和相带分布。以建立更精确的全球性地层年代对比、定量解释地层沉积史和更科学地进行油藏以及其他沉积矿产的钻前预测。
层序的基本概念在18世纪晚期即已提出,认为地层的顶、底界是不整合的单位。但第一次明确提出层序一词,并用于北美大陆古生代地层划分的是斯洛斯。
     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地质学家韦尔等,在研究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于1965年提出了第一代的全球海平面相对变化曲线和地震地层学基本原理,成功地解决了北海盆地[url=http://www.xuankuanggongyi.com/products/64.html]煤矿输送机[/url]的中生代地层划分,引起了石油地质界的重视,并于1977年出版了《地震地层学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一书。它标志着地震地层学的诞生和层序地层学的奠基。
1987年,美国哈克、韦尔、哈登博尔等,在总结各项
[url=http://www.shizishebei.com/products/39.html]液压式圆锥破碎机[/url]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第二代海平面相对变化曲线,并系统地提出层序地层学的基本理论与概念。出版了《层序地层学原理》,它标志着层序地层学进入成熟和蓬勃发展阶段。
   层序地层学是在地震地层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概括了地震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综合了生物地层学、同位素地层学、磁性地层学、沉积学和构造地质学的最新成果。其基本原理是构造运动、全球绝对海平面的变化和沉积物供应速度综合作用的结果,产生了地层记录,也可称作地层信号。这些记录反映了上述诸作用的规模、强弱、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其中,构造作用与[url=http://www.shizishebei.com/products/39.html]弹簧式圆锥破碎机[/url]海平面变化的结合,引起了全球性相对海平面变化,它控制了沉积物形成的潜在空间。
   构造作用与气候变化的结合,控制了沉积物[url=http://www.shizizhishaji.com/products/63.html]胶带输送机价格[/url]
的类型和沉积数量,以及可容纳空间中被沉积物充填的比例。而河流和海洋环境中的沉积作用,又由于水流与地形和水深间的相互影响而引起不同的岩相分布。
上述作用按其规模可以分为六级:持续时间大于5000万年的称为一级周期,500~5000万年的为二级周期,50~500万年的为三级周期,10~50万年的为四级周期,1~10万年的为五级周期,小于1万年的为六级周期。
   一级周期的起因是地壳的拉张、负载引起的地壳下挠、地壳的热冷缩等,其地层记录表现为沉积盆地的形成与发展;二级周期的起因是板块边界的调整、热的扰动、大洋盆体积[url=http://www.xuankuanggongyi.com/products/65.html]水泥螺旋输送机[/url]的变化等,表现为大规模的海进-海退旋回、大规模的大陆淹没;三级周期的起因是局部或区域性的应力释放、气候的变化、水体体积变化引起的海平面相对变化,地层记录表现为褶皱、断层、岩浆活动、刺穿作用[url=http://www.shizizhishaji.com/products/63.html]螺旋输送机[/url]和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单位沉积层序的形成;第四、五、六级周期的起因分别是气候和水体体积的变化、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变化、地轴倾角的变化以及岁差引起的米兰科维奇频率。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