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blogname"></span>


All that's beautiful drifts away like the waters ——W. B. Yeats
Modisied by Leslie-Cheung.com
 
2008/8/17 20:41:00
历届举办国奥运后的经济情况
 

   蒙特利尔:纳税人的噩梦

  举办时间:1976年(第二十一届)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实际投资完全失去控制,超出预算近20倍,被称为“一场旷日持久的蒙特利尔纳税人的噩梦”。奥运会后,蒙特利尔公民承担了一个新的税种——奥运特别税,直到2006年11月才还完1976年欠下的债务。

  首尔:经验值得回味和借鉴

  举办时间:1988年(第二十四届)

  从1983 年到1988 年,首尔奥运会的筹备对韩国的经济贡献率大概是2%;首尔奥运会结束之后经历一个短期的经济下滑,但是影响不大。首尔奥运会使大韩航空、三星等公司成为全球性的品牌,1988年奥运会成为很多韩国公司走向世界市场的一个起点。

  巴塞罗那:地产泡沫

  举办时间:1992年(第二十五届)

  奥运低谷效应曾在巴塞罗那奥运会和悉尼奥运会后出现,对当地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如巴塞罗那由于房地产的过度发展,1986年~1993年,巴塞罗那住宅价值增长250%~300%,在奥运会后一路下跌,用了6年才扭转跌势。

  亚特兰大: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

  举办时间:1996年(第二十六届)

  为举办1996年奥运会,美国亚特兰大市政府总共投资了10亿美元,随之而来的是,亚特兰大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奥运会之后,许多美国人,尤其是亚裔美国人,都从洛杉矶等地搬到亚特兰大居住。奥运上涨的房价并没有因运动会的结束而落下来。

  悉尼:经济增长下滑

  举办时间:(第二十七届)

  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获得了63亿美元的收益。奥运后增长率出现了小幅下滑的趋势,到2003年时GDP的增速一直没有出现明显的起色。赛后投资不仅大幅下滑,而且出现了负增长,2002年以后才逐渐恢复。

  雅典:巨额资源耗费

  举办时间:2004年(第二十八届)

  雅典奥运会在安全费用方面的支出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近6倍,是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50倍。希腊政府承认,举办奥运会的成本“短期内”不可能收回。据最保守的估计,每个雅典居民至少要为这15天的狂欢承担10年以上的债务。

  长野:经济明显减速

  举办时间:1998年(冬奥会)

  1998年的长野冬奥会后,这座被称为“日本屋脊”的城市患上了“后奥运综合征”,经济发展明显减速。1999年,长野的制造业下滑了30%,创下了211家企业破产的纪录,其衰退程度甚至超过了二战后日本大衰退时的全国平均水平。

 
By 小鱼儿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发表评论:
 
Calendar

<<  < 2009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Login


Bulletin
Recent Entries
Comments
Messages
Information
Links


Designed by Subdreamer
 
Powered by Oblog.